前一秒还在沉浸式欣赏闺蜜在洱海拍的粉紫色晚霞,手指刚往下滑,冷不丁冒出个「余下3 条」,点开一看好家伙 —— 第一条是微商姐妹花的「买二送一」九宫格,第二条是房产中介的「首付分期」动图,第三条居然是凌晨三点的「早安正能量」长文,配文比我写年度总结还工整。
微信这波折叠操作,直接把朋友圈变成了自动翻页的PPT,咱就是说,能不能给真正的生活分享留条活路啊?
被折叠的何止是文案,还有我的「碎碎念自由」啊!
上周去云南旅游,我简直把朋友圈当日记本在经营。
精挑细选9 张波光粼粼的洱海照片,连构图都讲究地按照「左上留白、右下倒影」来,配文更是字斟句酌了半小时,从洱海的传说讲到自己当下的心情,生怕用了「打卡」「推荐」这些「敏感词」。
结果发出去半小时再点开,200 多字的小作文齐刷刷缩成「全文」俩字,像被人兜头泼了盆冷水。
气得我连夜给闺蜜发语音:「现在发朋友圈跟做贼似的,得在旅游照里混张自拍,文案里故意掺两句废话,比如『今天防晒霜涂多了脸好白』,才能骗过微信的神秘算法,我这是发朋友圈还是在跟AI 斗智斗勇啊?」
公司的小王更惨,作为一枚正经打工人,只是想在朋友圈同步一下公司的促销活动,结果每条动态都被折叠成「查看全文」。
上周团建他举着手机委屈巴巴:「你看,我连『限时特惠』都改成『近期有惊喜』了,配图也换成了同事实拍的产品视频,怎么还是逃不过被折叠的命运?
现在客户说根本看不到我发的内容,感觉自己在朋友圈被『隐形拉黑』了。」最绝的是他发现,连自己周末发的「和女朋友看电影」动态,都因为带了张电影票根(上面有购票二维码)被折叠了,气得直拍大腿:「微信你是不是有点过度防御了?我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生活分享啊!」